爱国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进各项事业前行的不竭动力。按照省市安排,我们将结合实际,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引领全市4.5万名教职员工“爱岗敬业做奉献、立德树人建新功”,为助力“四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大的精神动能和永续的人才资源。
一、提高政治站位,拓展爱国奋斗新内涵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全系统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就必须立足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一是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开展“爱岗敬业做奉献,立德树人建新功”活动作为开创新时代教育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二是深入开展爱国奋斗专题教育。把爱国奋斗作为广大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教育的丰富内涵,增强广大教师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三是充分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纳入“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结合校史、校训、校风,科学设计学习研讨主题,组织开展集中学习、专家报告、体会交流、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推进爱国奋斗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坚持育人为本,树立师德师能新标杆
教师是教育事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最能动、最持久、最可靠的资源。我们将坚持育人为本,注重政治引领,突出知行合一,把全市教育系统知识分子团结起来,激励广大教师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创造者、引领者。一是敦促对标定位,在师德建设上作表率。集中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坚持正面激励与负面惩戒相结合,引导广大教师锤炼高尚师德,砥砺爱国情怀,弘扬奋斗精神,树立师德典范,构筑精神高地,争做“四有”好教师,当好学生“四个引路人”。二是坚持立德树人,在提升育人质量上立新功。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新时代·新德育”行动,以“思想立德”政治引领、“实践修德”行为养成等八大活动为统领,着力构建中小幼一体化德育新格局,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三是鼓励争先创优,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作贡献。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研究教法学法,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专业能力,争当教学能手、课改标兵,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三、传承西迁精神,提升建功立业新境界
“西迁精神”有着深厚的时代内涵,集中体现着“胸怀大局”的担当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无私奉献”的标杆精神、“弘扬传统”的创新精神。传承“西迁精神”,关键在抓落实。一是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依托城乡教育联盟,引导优秀教师、校长到农村边远地区任教,通过保障乡村教师工资待遇、落实乡村教师津补贴、探索建立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基金、实施年度健康体检制度等措施,让广大乡村教师爱岗敬业、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二是落实“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评选表彰优秀校长、模范教师和先进集体,增强广大教师的职业荣誉感。鼓励广大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三是完善“乡村教师激励机制”。全面实施中小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健全教师分配激励机制,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晋职晋级,为广大教师建功立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决心在市委的领导下,以开展本次活动为契机,弘扬爱国奋斗主旋律,担当立德树人新使命,以实干托举梦想,用奋斗成就事业,为助力“四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