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爱国奋斗精神,重在践履、贵在力行。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对标省市要求,统筹谋划、精心部署,丰富载体、狠抓落实,全力推动“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在农业系统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政治引领,让活动高质量开展
坚决贯彻市委决策部署,抓实党组主体责任,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农业系统广大知识分子涵养家国情怀,践行爱国奋斗观,迅速掀起活动热潮。一是抓学习强认识。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等知识分子较多的单位为重点,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奋斗精神的重要指示宣讲活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二是树典型促带动。积极开展“最美农业人”学习宣传活动,树立一批典型榜样,引导农业系统知识分子对照身边榜样找方向、找差距,自觉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学习宣传新时代农业系统优秀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的感人事迹,凝聚建功立业的热情激情,激发干事创业的使命担当。三是重统筹抓实施。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结合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技服务等专业技术人员特点,分领域、分专业、分层次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注重政治引领,突出学用结合,吸引农业系统知识分子广泛参与,主动把活动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二、突出学行合一,激发奋斗激情,让实干永久传承
坚持把开展活动与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服务特色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农业系统广大知识分子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事业和岗位工作,扎根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一线,担当实干、创新奉献。一是紧盯特色产业,增强科研创新内生动力。以国家级和西农大试验站、中省产业技术体系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依托,引导农业科研人员紧盯我市猕猴桃、苹果、高山蔬菜、奶山羊、布尔羊、甘薯、魔芋等农业特色产业,对接和参与国家现代农业项目、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农业外向型经济建设,内引外联、无缝对接,广出成果多做贡献。二是聚焦成果转化,在田间地头促生新动能。以农业系统各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为重点,以农业科技特派员驻村服务、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活动为载体,支持农业技术人员带着成果深入生产一线,扎根田间地头,推广农业增产增效技术与现代农业主推模式,推动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紧密融合,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三是矢志服务群众,助力产业精准脱贫。以市县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体系、专家服务团队和扶贫驻村工作队为平台,鼓励农业系统知识分子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深入镇村持续开展“十大行动”和“四项活动”,带领贫困群众依靠发展产业稳定增收、脱贫致富。
三、丰富培育载体,搭建广阔舞台,让人才活力绽放
优化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环境,让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发挥更大作用。一是以市政府、杨凌区管委会、西农大“两地三方”农业科技合作为基础,以我市农业科技创新攻关同盟为平台,广泛利用全社会优质科教资源,有效整合各方农业科技项目、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合力打造宝鸡市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加快宝鸡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突破发展。二是继续推进专家大院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依托省、市、县三级农广校和专家大院,定期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理论、实践专题辅导,加速农业人才技能提升。三是鼓励激励,确保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迸发。对专业科技带头人实行优先晋升技术职称、安排到科研院校培训进修,优先参与重大农业科技项目调研、论证、决策,并安排主持重大科技项目,通过政策激励、引导知识分子和各类人才扎根三农、服务三农。
总之,我们将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以“最美农业人”学习宣传活动为载体,不断激发农业系统广大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和奋斗激情,务实担当,实干兴农,为加快“四城”建设贡献更多农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