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陇县温水镇的香菇产业园里,来自县工信局电商办的党员技术骨干正为村民们讲解电商直播技巧。“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我们的香菇、苹果再也不愁卖了!”坪头村党支部书记曹文虎欣喜地说。这场跨越城乡的“赋能”培训,是陇县深化机关与农村党组织“五联共建”机制的生动实践。
去年以来,针对部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资源分散、协同不足等问题,陇县探索实施以支部联建、人才联育、产业联推、资源联享、治理联抓为主要内容的“五联共建”机制,着力推动资源融合、力量下沉、发展提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组织联建,上下贯通让堡垒“强起来”。按照“按需匹配、优势互补、强弱结对”原则,组织全县62个机关党组织与77个村党支部结对联建,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和议事决策机制,推行要事共商、人才共育、活动共办、难题共解“四共”模式,构建多方联动、上下贯通机制,汇聚联建共建“一盘棋”。累计开展联建活动130余场次,解决阵地服务功能不优等问题320个,带动24个村党组织实现“晋位升级”,10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得到整顿提升。
人才联育,双向奔赴让支撑“硬起来”。建立双向交流、互动培养机制。下派182名机关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在推动强村富民、为民办事服务最前沿淬炼干事本领,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天成镇张家山村等3个村创建为全省第一批“千万工程”示范村。以乡村发展和群众需求为导向,举办“头雁成长训练营”以及奶山羊养殖、苹果核桃管培、农村电商等特色班54场次,培训村后备力量208人,种养殖能手4000余人、高素质农民100余人、电商人才58人,切实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产业联推,多元融合让群众“富起来”。坚持把组织振兴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成立全市首个奶山羊、苹果产业链党委,从畜产、农业农村等部门抽调64名技术骨干,组建“山羊卫士”“苹果管家”等3支产业人才服务团,深入园区企业及产业一线送政策、解难题、帮销售,带动347户企业及2.4万名群众抱团发展。同时,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将双方需求与资源精准有效对接,累计确定基础设施、技术帮扶、民生服务等项目50个,打造河北荞麦、天成苹果、八渡蜂蜜等5个特色产业集群,带动集体经济收益超50万元的村增至18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增长7%。
资源联享,统筹协同让服务“优起来”。坚持全域统筹、按需对接,推动阵地、服务、信息等资源双向流动。深挖县域资源,建成张仲实影像展馆等“三馆三基地”红色教育矩阵,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300余场次。立足机关优势,组织司法、卫健、人社等部门常态化开展送法律、送技术、送文化、送温暖“四送”活动,切实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深化“人社专员进园区”和“六要六帮”服务机制,开展“直播带岗+招聘夜市+岗位超市”招聘活动24场,线上线下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推荐就业岗位470余个,帮助287名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治理联抓,齐心合力让乡风“好起来”。聚焦多方共治,整合党建、民政、综治等数据资源,建立数字乡村平台11个,安装数字摄像头625个,切实提升乡村治理的精准度和有效度。大力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实施细则和积分标准,引导群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环境整治等活动,全县104个村积分兑换物资共计49.4万元。创新开展敬有礼、孝有礼、学有礼、信有礼、和有礼“五礼”家风建设,大力弘扬爱党爱国、孝老爱亲传统美德,开展主题实践活动270余场次,评选“五礼家庭”73户、“五礼”好人232人,不断培育优良家风、涵养清风正气。(戚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