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农在果园采摘苹果(资料照片)。 宜君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7月13日,宜君。烈日下,地皮被晒得发烫。在尧生镇车村苹果园里,果农高攀蹲在树下薅草,汗水顺着脸颊流淌。
高攀一边擦汗一边说:“我往年这时候总犯愁,怕果子熟了却卖不上价,白忙活一场。今年,心里踏实,有‘保险+期货’托底,如果苹果价格下跌,我会获得赔偿。”
为促进期货市场更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农业强国建设,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以“农险无忧”为主题开展2025年“保险+期货”工作。具体来看,2025年郑商所“保险+期货”项目分为县域项目和“新农提升计划”项目两大类。县域项目基本模式为在品种主产县域全部或部分乡镇范围内做到愿保尽保,或县域脱贫户优先覆盖。实施品种包括苹果、红枣、花生与白糖。 6月26日,2025年郑商所苹果“保险+期货”项目正式批复,宜君县作为苹果产区,得到郑商所县域项目支持。项目对宜君县约1.7万亩、3.5万余吨苹果进行价格保障。
宜君是世界公认的苹果优生区。宜君的“怡君”牌苹果是陕西著名商标。宜君苹果2022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4年入选《品味乡土 中国“土特产”图鉴2024》。2024年,全县苹果总面积达14万亩,其中挂果面积7.36万亩。苹果成为群众的“致富果”。
产业发展过程中,果农最担心的就是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保险+期货”,为果农稳增收保驾护航。
“保险+期货”就是由果农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通过购买场外期权将风险转移至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再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对冲。
2017年郑商所苹果期货刚上市,宜君就办成了全国首单苹果“保险+期货”项目。自此,宜君县持续实施了多个“保险+期货”项目,涉及农户约1.2万户,累计保障农产品价值近4亿元,为广大农户转移市场风险、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眼下的宜君,苹果产业提质升级脚步加快。2024年,宜君改造了5000亩低质苹果园,为6100亩果园搭建防雹网,今年进一步改老园、建冷链,创建示范园,培训果农。为让更多果农享实惠,村干部常到果园宣讲、算细账,引导果农参与“保险+期货”项目。
“苹果是宜君县的农业支柱产业,得让果农种得放心、赚得踏实。”宜君县副县长贺兆说,“下一步,宜君县将深化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协同合作,扩大‘保险+期货’覆盖面,联动龙头企业、合作社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以金融赋能激活产业潜力,推动宜君苹果走向更广阔市场,托举乡亲的幸福生活,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