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县先锋
搜索

    乡土人才“出圈” 乡村振兴“出彩”

    时间:2024-09-04  来源:陕西党建网   点击数:

     

    八月二十二日,在西安市临潼区普利惠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村民将贝贝南瓜装进礼盒。记者 刘居星摄

    “咱们的肉牛都是当天宰杀的,非常新鲜,你买回去无论是烤、涮、炖,味道都很好……”8月22日,西安市临潼区徐杨街道徐杨村村民徐小虎和妻子在抖音直播间里推荐着自家的牛肉。随着他们的介绍,一笔笔订单生成。

    夫妻二人经营着一家鲜肉批发店。以前,两人只知道守着柜台卖货。虽然货在当地也颇受欢迎,但毕竟销售范围有限。在一次乡土人才实用技能培训中,夫妻二人接触到直播带货,便萌生了将牛肉放在网上卖的想法。

    通过培训,徐小虎了解了账号运营方法,掌握了短视频剪辑和直播带货技巧。夫妻二人一有空就打开直播,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慢慢地,直播间的人越来越多,从观望到下单的客户也越来越多。去年,他们一共卖出“100多头牛”,销量比以往增加了40%。

    “学习培训教会了我们技能,打开了我们的思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徐小虎感慨。

    乡土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临潼区委人才办在挖掘和培养乡土人才上持续发力,聚焦乡土人才引育留用,依托农科院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单位、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平台,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短视频+直播”、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等主题,邀请专家及农技人员对村民进行专业授课和现场教学,大力培养技能人才。截至目前,临潼区已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3700余人,一大批乡村振兴“头雁”人才、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土专家”和“田秀才”脱颖而出,在乡村大显身手。

    不仅如此,临潼区还把教室“搬”进产业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产才融合。临潼区职教中心徐杨校区与西安真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成了高水平产教融合基地,紧密对接当地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发展需求,开设了园林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并派出优秀师资,培养“家门口”的乡村振兴人才;临潼区与西安科技大学合作,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基地”“专家智力服务基地”等,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为广泛发现储备优秀本土人才,使更多乡土人才“破土出圈”,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临潼区多渠道挖掘,摸排筛选出200余名“土专家”“田秀才”,并纳入“乡村振兴人才库”,绘制临潼区乡村振兴“人才地图”,同时对其技术特长、资源优势、产业项目等信息进行公开,搭建交流互动、共享合作、抱团发展平台,实现人才资源供给与乡村发展、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精准对接。

    作为最早从栎阳街道南寨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李龙被村民寄予厚望。刚毕业时,李龙在西安一家企业工作。每次回村跟乡亲们闲聊,总有人会半开玩笑地说:“你读了那么多书,见过世面,啥时候能把咱村的面貌改变一下。”

    李龙将这话放在了心上。村里没什么产业,村民辛辛苦苦种菜、养鸡,但只能以很便宜的价格摆摊出售。

    “一定要让乡亲们的好货卖上好价。”李龙从西安辞职,回到南寨村,做起了农业。他帮助村民把蔬菜做了分选和包装,又对接单位和社区,以团购和订制等形式进行销售。因客户群体比较精准,村民的农产品有了稳定的价格和销售渠道。目前,李龙的西安市临潼区普利惠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正在探索发展农产品加工,进一步带领村民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李龙被栎阳街道挖掘纳入“乡村振兴人才库”,并得到一定的政策扶持。在他的带动下,许多青年积极发展农业。南寨村25岁的周立原来在外跑运输,因之前学过厨师,在李龙的指导下做起了熟食加工。仅一年时间,周立就成为西安多家宴会厅、卤肉摊的供货商。

    “去年底,我们的蒸碗大受欢迎,卖了1800份;今年七八月,宴会较多,每天光肘子的需求量就有100多个。”周立说。

    现在,李龙经常组织年轻人聚在一起,分享创业经验,探讨如何进一步拓宽经营范围和销售渠道。

    “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热土,需要更多敢于‘破局’的人带领大家抱团发展、实干奋斗。”李龙说。

    “我们将围绕文旅融合发展和都市型特色现代农业两个重点产业方向,举办石榴修剪技能大比武、金牌导游大赛等技能竞赛,以及乡村人才大讲堂等培训活动,用好用活乡村振兴‘人才地图’,吸引集聚更多人才返乡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加速赋能’。”临潼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南冰说。


    关闭

    联系方式

    • 地址:主办单位:中共陇县县委组织部 地址:陇县东大街17号  
    • 邮编:721200
    • 电话:0917-4601927
    • 陕ICP备11007109号-2

    关注我们

    陕公网安备 610327020001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