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一张网”,建设“五治融合”的平安型社区。坚持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五治融合”管理模式,整合社区党建、政法综治、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民政事务、消防安全等各类网格,推动“多网合一”,实现社区网格党组织全覆盖,形成“网格发现、社区呼叫、部门报到、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的工作机制;坚持“三评两榜一奖惩”工作方法,倡导“共建平安”理念,常态化开展“八五”普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学习宣传,培树身边榜样、弘扬时代新风;坚持“八帮八解+网格化”工作机制,开展“十小自治”工作法,推动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多元化解,提升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水平;坚持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健全一体化信息系统和综合指挥平台,用“智慧安防”助推“智慧生活”。
优化“服务圈”,建设“三感提升”的便利型社区。坚持“六个一”直办代办帮办工作机制(一支队伍包联、一份清单告知、一套制度管理、一周例会协调、一张挂图督导、一个专班督战),满足社区群众办事个性化需求;构建“1+7+N”党群服务站点体系,开展“三同三通”服务模式(同城通办、同城同帮、同城通享),延伸社区“一站式”办理、“一次办”事项,把社区建成服务群众“贴心家园”;探索建立“三延长”工作法,“延长阵地”,建立绿色服务、红色教育、橙色宣传、粉色驿站四个便民服务站点,“延长时间”,推行错时上下班让居民随时办事,开展“六点半”服务让居民随地办事,“延长服务”,推行行业部门定期到社区坐班制,为社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奋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提升群众居家、出行、办事便利感。
搭建“微平台”,建设“三美共享”的美丽型社区。围绕人居环境美、居民行为美、社区氛围美“三美共享”建设目标,以“省级文明县城”创建为契机,制定完善居民公约,引导居民自主参与小区美化、环境整治等事务,将“街区靓、小区美、楼道白、居民乐”的理念植入人心。利用社区“双报到”,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人人参与”“社区关乎你我他、美化环境靠大家”“文明周末益起来”“清理城市牛皮癣”等主题活动,让社区环境美起来。利用“互联网+共建共治共享”等线上线下手段,推行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单位接单、群众评单“四单联动”服务机制,以居民代表大会、物管会等议事协商会等形式征集居民意见建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行;依托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建立居民文明行为奖惩机制,每月定期公布居民文明行为“红黑榜”,采取参与社区义工、媒体曝光等惩戒措施,引导居民自觉践行文明规范。
整合多方资源,建设“五心并举”的幸福型社区。以党建+“自治”、党建+“帮扶”、党建+“文化”的党建联建、认领共建方式,通过居民自治、基层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组建公益性物业服务实体,破解物业管理服务难题。依托“业委会”“楼管会”“红色管家”建设,组织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规范各方参与治理的方式和路径。持续推进“红色物业”建设,组织网格员、志愿者、在职党员、物业企业、沿街门店店主等成立“网格管家”队伍,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政策宣传、民情信息收集等日常工作任务,织密“楼道服务网”“街道巡查网”,在解决好群众身边小事中实现“邻里一家亲”。依托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阵地,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文艺演出、经典诵读、全民阅读、体育竞技、歌唱比赛、技能培训、手工制作、书画交流等方面的特色活动,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