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陇县始终坚持面向产业发展主战场,以人才发展平台建设为抓手,以全方位人才培育为路径,通过精准施策、系统推进,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突出集中培训,厚植人才“发展沃土”。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聚焦致富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本土人才群体,构建起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培育体系。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邀请行业专家、业务骨干下沉一线,采取专题讲座、典型示范、田间辅导等多元形式,分批分类开展养殖、种植、电商、艺术品、经营管理等专业技术培训620场次,累计培训各类人才2.6万人次,培养了一批热爱农村、业务过硬的“土专家”“田秀才”队伍,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有效破解了产业发展“人才短缺”难题,推动形成“培训育人才、人才兴产业”的良性循环。
突出帮带培养,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深化“两学四带”活动载体,大力推行“1+1+N”导师帮带机制,从领导班子成员、技术骨干中择优为627名干部确定“成长导师”,通过政治上引导、技术上讲授、生活上关心,靶向提升人才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助力人才快速成长。积极搭建人才展示平台,常态化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业务大比拼”“知识大竞赛”等活动85场次,通过现场过招、同台竞技、晾晒成绩等方式,营造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切实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让人才在实践历练中脱颖而出。
突出挂职交流,激活人才“动力引擎”。推行人才“上挂+外派”双向挂职交流机制,选派13名党政人才、113名专技人才赴徐州等地跟岗学习,精准引进72名铜山区优秀人才驻陇帮带,在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劳务协作提升等领域深化苏陕东西部协作,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发展经验互鉴。立足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成立全市首个奶山羊、苹果产业链党委,按照“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人才就聚到哪里”理念,将经营主体、技术人才深度嵌入产业链条,构建起产业党委统筹推动、职能部门服务保障、乡土人才技术指导的运行机制,通过打通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渠道,推动链上人才协同攻关、技术互通,实现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发展”的转变,有效提升了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景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