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中共中央组织部 党建网 中共中央宣传部 陕西党建网 旧版回顾(2019年前数据请点击旧版查询) 网站地图
您好!欢迎光临宝鸡党建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 >> 优秀人才风采 >> 正文
分享到微信新浪微博
从普通技工到技能大师——记全国人大代表、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田浩荣

时间:2018-06-29 08:21:00  来源:未知   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
      4月16日,刚刚从“第十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归来的田浩荣,心情显得十分愉快。这次在上海举办的展览会上,宝鸡机床集团公司生产的一种机床,技压群雄,荣获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专家团评选的“春燕奖”。“春燕”是勤劳和智慧的象征,用在田浩荣身上,也同样恰如其分。他曾经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装配钳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学苦练 30年,练就了一手绝活,敢挑战行业尖端。由他探索的“田浩荣数控车床主轴装配操作法”,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数百万元。他荣获全国劳模称号,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是新时代“宝鸡技工”的标杆。今年初,田浩荣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机床装配线上的“活字典”
      1989年 7月,田浩荣从宝鸡市技工学校(现宝鸡技师学院)毕业后进入宝鸡机床厂装配车间成为一名普通工人。当时,国内机床市场供不应求,企业面临着扩产上量与职工技能水平快速提升的双重挑战。仅有中技文化程度的田浩荣暗下决心,一定要迅速掌握真本领。
      他白天跟着师傅认识零件、学习操作,晚上抓紧一切时间看专业书籍、查资料、做笔记。他自学了数十本专业书籍,记下了 20多本学习笔记,全面掌握了多种车床的床头箱构造原理、内部结构和工艺路线,成了机床装配线上的“活字典”“活流程”“装箱能手”。
      床头箱犹如人的“大脑”,是整个机床的核心部件,也是一项关键技术。1992年初,公司引进韩国某公司产品,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出一种全功能数控车床,可是,这种机床的床头箱主轴常发生故障。由于主轴上所用的轴承都是进口件,价格昂贵,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也延误了机床的出产日期。田浩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他无数次的摸索、尝试,终于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装配方法及轴承隔套计算公式,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由此也解决了国产轴承的顺利装配问题,仅此一项每年就为企业节约 15万元。
挑战行业尖端技术
      1999年,湖北某企业同时购买了一台从美国进口的机床和一台宝鸡机床,在机床几何精度交检时,进口机床的跳动为0.02m m,而田浩荣则把机床的跳动控制在0.002m m以内,精度明显优于国外设备。田浩荣一流的技艺赢得了国内同行的称赞,他已经站在了挑战行业尖端技术的最前沿。“我干的活首先要让自己放心。”这是田浩荣的一句口头禅。他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对自己严格要求,追求精益求精,按规定要求干到 0.01m m,他要求自己干到 0.005m m,确保装配的机床达到最佳。要知道,一根头发粗细一般在 0.05m m左右,田浩荣是在不断追求行业顶尖中的顶尖。
任务完不成不罢休
      从外表上看田浩荣,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相貌平平,言语不多,但骨子里却透着西北汉子的倔强与刚强。在多年的工作中,企业领导和同事都知道他有一个习惯:任务不完成、问题不解决,决不罢休。
      有一年的中秋节,车间安排田浩荣加班赶任务,他二话没说,挽起袖子就干。测量、砂孔、配垫、清洗……他一板一眼地精心操作,汗水从头上滑落下来,也顾不上擦一把。当完成全部工作时,钟表已指向了凌晨三点,这时他才松了一口气,心满意足地回了家。像这样的事例,在田浩荣身上不胜枚举。
      在同事的印象中,田浩荣从来没有架子,不管谁遇到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直到完全理解掌握。正是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一批机床装配骨干团队不断发展壮大。
      田浩荣的师傅欧正杰仍在企业一线工作,目前担任首席质量督导师,他说,小田在工作上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田浩荣的徒弟任少刚说,田师傅身上的“工匠精神”,特别值得他们年轻人学习。
      面对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田浩荣是这样解释的:这里是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能推广的场地,让“宝鸡技工”名扬海外、走向世界。业持续发展。
  

上一条:把服务做到客户心里 ——访秦川集团陕西秦川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欣
下一条:不搞变通的技术牛人—— 访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曹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