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中共中央组织部 党建网 中共中央宣传部 陕西党建网 旧版回顾(2019年前数据请点击旧版查询) 网站地图
您好!欢迎光临宝鸡党建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 >> 人才工作动态 >> 正文
分享到微信新浪微博
采取四项措施 锻造技工铁军

时间:2018-12-13 08:37:00  来源:未知   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
      近年来,宝鸡市紧紧围绕“装备制造业名城”建设目标,突出顶层设计、教育培训、鼓励激励和日常管理,切实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超过6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25%以上,宝鸡市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技能振兴专项活动试点城市”等荣誉,“宝鸡技工”被誉为“全国知名技工品牌”。
一是突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措施。结合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先后制定出台《宝鸡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宝鸡工匠计划”实施办法》《宝鸡市大师工作室项目管理办法》等10余项制度文件,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措施、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为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其中《关于加强技能人才建设工作提升“宝鸡技工”品牌效应的实施意见》被陕西省人社厅转发推广。
二是突出教育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探索高技能人才队伍教育培训新模式。开展“走出去”培训。深化校企合作,150户企业与国内60多所高校院所达成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定期开展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师带徒等培训合作。组织240名高技能人才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接受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和爱国奋斗精神教育培训,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念,增强本领。开展“订单式”培训。发挥全市30余所技校、技师学院作用,为吉利集团宝鸡基地、秦川机床、宝石机械等大中型企业,定期举办冠名班、订单班、联合班等培训,面向市内外定向培养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加工等方面高技能人才超过3万人次。开展“基地式”培训。依托宝鸡技师学院、宝鸡铁路技师学院两个国家级培训基地,为中国铁路总公司培训机车乘务和检修高级技师4300人,为非洲肯尼亚培养铁路司机1800人,在跨境培训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三是突出鼓励激励,激发创造活力。让高技能人才有荣誉。加强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增强政治认同感、向心力。目前,有2名高技能人才分别担任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58名高技能人才担任省、市“两代表一委员”。定期组织开展“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宝鸡工匠”“宝鸡技术能手”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实行动态管理,在各行业各领域形成“头雁效应”。让高技能人才有舞台。连续13年举办全市技能大赛,鼓励企业自主开展技能竞赛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促进高技能人才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1600名高技能人才通过技术比武获得公寓住房、生活补助和技术等级晋升等奖励。让“大师工作室”挑大梁。加强经费补助力度,实行专款专用,为中省市“大师工作室”开展技术攻关、展示交流和带徒传技创造条件。目前全市共建成国家级“大师工作室”6个,省市级12个。发挥“大师工作室”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难题1260多件,成为引领全市高技能人才创新创造的重要平台。
四是突出日常管理,强化保障落实。成立专门机构。成立“宝鸡市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市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政策制定、组织实施和综合协调,成为西北地区地市一级首家技能人才日常管理服务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市县财政每年列支5600万元用于高技能人才培训奖励支出,部省市属企业每年用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费用在3亿元左右。纳入督查考核。将全市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列入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下达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单位,定期开展督查,确保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
  

上一条:宝鸡:组织企业“走出去”招才引智
下一条:28名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学员来宝鸡开展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