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面摆放的是旧办公桌椅、老式茶几沙发、传统木质书柜,一切还是上世纪 80年代的“办公标配”,谁能想到这是一个大型国企“掌门人”的办公室。没错,这就是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洪军的办公室。
洪军在这间简朴甚至有点寒酸的办公室里,已经工作了 10多年。“不光是我,公司其他领导也是这个标准。虽说我们家大业大,但钱也要用在刀刃上啊!”面对记者的疑惑,洪军这样回答。
什么是钱要花在刀刃上?“企业要发展,关键靠人才。要说花钱花精力最多的,还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在这方面我们一直没有放松、懈怠过。”洪军深有感触地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铁宝桥领导班子敏锐察觉到,科学技术将全面加速发展,技术技能需求将越来越大,人才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对此,公司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中心,提出了“不拘一格做强人才,打造一流职工队伍”的队伍建设思路,全力解决了企业发展与人才短缺的主要矛盾,创造了自改革开放以来连续 40年盈利的优异业绩。“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公司领导班子的正确决策下,公司在人才队伍引进上,坚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重点加大对具备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引进占比由最初的 15%提高到目前的 50%以上。公司坚持开展“拜师学艺、导师带徒”,为见习生安排指导老师,制订见习期、试用期培养计划,签署师徒培养协议,让人才尽快成长;在人才队伍激励上,公司除了职务职称常规晋升体系外,构建了内部科技专家体系,科技专家每月享受 500元到 1800元的津贴。同时,为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公司在国家原有的初级工到高级技师 5个技能等级基础上,探索性开展了特级技师、工匠技师评定,将技能人才 5级通道拓展至 7级。此外,公司通过持续开展“互联网+学习”、岗位公开竞聘、送外委培深造等方式,实现了中层和一般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常态化、规范化。近 10年来,公司先后涌现出以全国劳动模范李军平、张莉、王汝运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全面带动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产品出口到 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获得 60多项国际、国内大奖,率先跻身“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截至今年 4月,我们公司技能人才 2845人,高级工以上者占技能人才总数的 53.7%;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 1310人,中级以上职称者占技术人才总数的 48.5%。尽管这样,从我们公司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上看,仍然做得不够。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坚持‘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建立健全人才建设新机制,打好引才育才留才组合拳,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证。”洪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