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中共中央组织部 党建网 中共中央宣传部 陕西党建网 旧版回顾(2019年前数据请点击旧版查询) 网站地图
您好!欢迎光临宝鸡党建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 >> 优秀人才风采 >> 正文
分享到微信新浪微博
熔铸炉前的铮铮铁汉——记宝钛集团真空熔炼高级技师王雁河

时间:2018-05-04 08:27:00  来源:未知   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
      守着一个个熔铸炉,他转了26年。熔铸,作为成品钛锭生产的第一道环节,在常人看来看似简单、枯燥且毫无创新而言的工作,对于45岁的宝钛集团熔铸厂熔炼三车间副主任王雁河来说,却干出了别样的精彩和乐趣。
      为4500米载人潜水器TC4载人球壳、商飞C919大型客机提供优质钛合金材料……采访中,王雁河告诉记者,作为一名熔铸工人,今生能为这些大国重器提供合格的基础原材料,流再多的汗水、受再多的累都值。原来,宝钛集团负责制造的潜水器载人球壳是潜水器最核心的部分,载人球壳总重达4吨。然而,要做好这个球壳的第一道环节就是要严把真空熔铸关,制造出高品质的钛锭,才能保证后期达到高锻造的要求。
      在传统铸造业流行一句话,“差一寸、不算差”,就是在铸造产品中,一寸以内的误差都可以忽略不计。在王雁河眼里,真空铸造也要做到“精雕细琢”,因此必须干好清理控制、真空度控制和操作控制这三件事。多年来,王雁河坚定认为,把一件事做好做精就是成功,把每一炉钛锭炼好,保证成分的均匀性,成为他对自己提出的近乎苛刻的要求。为了保证每一块钛锭的纯度,需要在每一炉熔铸结束后人工清理炉膛杂质。这件事既苦又脏,但王雁河不在乎,钻炉膛清杂质他总是打头阵。几个小时下来,汗水湿透了衣服,脸上厚厚的粉尘已看不清面目……但对于王雁河来说,他只为把每一块钛锭铸好。
      曾经不少人劝他,“干吗非要和自己过不去,这炉子里的事,谁还能保证。”王雁河不这样认为,凭借着一股执着劲,他先后带领同事成功熔铸出全国最大的六吨、十吨纯钛铸锭;解决了镍锭底部粘铜损坏坩埚底垫的技术难题和缩孔深的问题,提高镍锭成品率,成功熔化出国内第一根六吨镍锭……
“拍脑壳”已成自身职业操守
      王雁河带过的徒弟讲,师傅是个勤快人,凡事爱拍脑壳、想办法,遇到生产难题不循规蹈矩,总能想出办法提高生产效率,还不会延误生产。
      近年来,在生产过程中,王雁河不断进行创新,解决了一系列设备隐患和备件国产化的难题。仅改进十吨炉国产观察孔玻璃,改进国产动密封润滑脂,替代进口,降低成本,每年就可为企业节约材料费十几万元。此外,王雁河还大胆创新,改造十吨炉内循环排水系统,解决了内循环排水不畅的问题,并解决熔铸过程中紧急供水返回水箱后无法进行循环或有效排出这一“老大难”。他还牵头制定出《技术操作规程》《设备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且在四班三运转的基础上,率先在熔炼系统内实行到点出装炉制度。王雁河先后参加了电子枪灯丝、阴极块及真空系统备件国产化工作,并采用垂直进料系统成功熔铸大规格TC4合金铸锭。2014年,省上确定了以王雁河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如今,王雁河利用其工作室将自己的技艺传承,累计培训青工超过1000人次,一批高徒也成为助推企业发展、科研创新的中坚力量。
  

上一条:客户满意率100%的背后—— 访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杨忠州
下一条:“热爱工作,就能干好!”——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头人侯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