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爆发以来,强毅同志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积极听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号召,放弃休假,主动请战,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肩扛责任、顶住压力,坚守在基层疫情防控第一线,带头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更是对全社区2400多户5700多名群众的生命健康负责。”强毅说道。
自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强毅与社区其他党员干部坚持每天戴着口罩、拿着防疫宣传资料穿梭于社区各条街巷,语重心长地叮嘱群众在防控期间要戴口罩、少出门、勤洗手、多通风。
“我是群众选出来的,我必须对群众负责”
接到疫情防控布署动员令后,大年初一,他就迅速召开支部会议安排具体防控工作,分别组织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1个,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1支,志愿者服务队2支,临时党支部3个,建立疫情防控检查站点6个,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疫情巡逻队一支,每天2次对辖区内五大生活区及周边进行防控巡逻,第一时间筑起社区疫情防控的坚实壁垒。
酒精厂社区辖区覆盖面广,5个生活小区均处于旧城改造项目建设中,管控难度较大。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他统筹协调小区物业,及时封闭小区,设立卡点,坚持巡查防控,劝导说服居民群众自觉居家。
他每天最早出现在社区办公室,提前做好计划安排,加班加点对辖区21栋楼,2400户居民5700人,进行网格化地毯式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为了让居民群众更好了解和掌握疫情防控知识,他积极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宣传工作,通过宣传栏、板报、广播、微信、QQ群,公众号等方式将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到户到人,有效避免居民群众出现恐慌心理。同时,为了提高居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党员突击队挨家挨户开展全面深入排查宣传,及时、准确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措施和相关政策,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提升自我防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疫情防控的良好社会氛围。
“我是居民群众选出来的,我必须对群众负责,为大家守住这道防线,是我应尽的责任。”“春节是很隆重传统节日,多年的传统习惯现在叫停,社区居民多少有些失落,我也很理解他们的心情。”强毅同志坦言。
“只要街坊邻里平安,所有的付出都是有价值的”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带领社区全体党员干部,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从年初一起,每天工作近十六、十七个小时,24小时值守一线,带领社区党员干部一起日夜奋战,摸排境外、省外返乡人员127人,其中韩国1名,湖北武汉7人。
对疫区和境外人员实施重点进行隔离,通过电话微信,了解他们的需求,疏导他们心理,关注他们的身体变化,指导他们需要注意的事项,降低居家隔离人员对疫情的恐慌,一个个电话、一条条微信为居家隔离人员传递了社区的温暖和关怀。
针对西南小区6号楼杨某,南大区13楼杜某,20号楼刘某等湖北、武汉归来者居家隔离的实际情况,他和社区工作者一起为这七家人,当起了义务“采购员”,利用自己私家车,为隔离家庭购置新鲜蔬菜、猪肉、鸡蛋等食品和日用品,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为了让居民在家待得住,不出门,他积极想点子寻找乐趣,将小家微信群变为小区、社区大家庭群,引导号召居民在群里拉拉家常、晒晒自己的才艺、厨艺、手艺,舒缓居民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居民群众抗击疫情的信心。
“虽然这个春节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一直都在做疫情防控工作,但只要街坊邻里平安,所有的付出都是有价值的”,强毅朴实的语言,透露着执着和勇敢的坚守,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疫情当前,是党员就应该挺身而出”
疫情防控是生命线,生产经营是生存线。面对辖区内企业复工复产,为社区防疫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的强毅没有退缩,他发动社区广大党员、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服务队,主动投入到疫情攻坚和复工复产最前沿。加强各小区、单位及建筑工地站点的排查力度,建立信息平台,做好出入车辆和人员的登记管控。
对外来返区务工人员,辖区复工的建筑工地、企业单位,采取不间断巡查走访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及时为复工复产企业员工办理出入手续,对复工人员严格执行隔离14天后再上班规定,不定时的带着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建筑工地,检查企业向社区报备情况,督促他们对办公场所、出入人员严格检测和全面消毒。同时,对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核实,并对他们开展心理疏导,做好关爱服务。在指导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逐家上门派发疫情防控指引资料1500多份,利用手机微信、信息和社区大喇叭发布《告企业员工倡议书》1000多份500多次,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
“疫情当前,是党员就应该挺身而出。我作为一名快29年党龄,做了社区13年支部书记的共产党员,在这个危急关头,我没有什么理由向后退,也不可能会后退的”强毅坚定的说。
在疫情防控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他不畏惧、不怕难、不退缩、勇向前,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真正成为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居民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