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础保障。加大阵地建设投入力度,按照“六有”要求,积极为非公和社会组织送党旗、制度牌、会议记录本、学习资料等,对新成立支部配备党旗60余面,配发党建学习资料1000余册,办公用品200余件。为工委和非公党委、社会组织党委列支党建专项经费10万元,为新晋的二星级以上党组织按照5万、6千、4千、2千标准进行以奖代补,全额返还党费,并分别为非公党委和社会组织党委配套支部规范化建设经费5万元、2万元。制定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全员培训计划,先后举办非公党建培训7期、社会组织党建培训3期。
强化问题整改。针对党建督查、述职评议指出的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并以交办函的形式逐个交办到党委、支部,要求限期整改。县非公党委和县社会组织党委对照问题,进行全面自查,并建立销号台账,明确专人一项一项抓整改、一项一项争达标。通过对市县反馈非公党建3个方面存在问题和社会组织党建4个方面存在问题的整改,提升了党建水平。
强化示范引领。实行县委常委包抓责任制,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和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分别包抓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并在每个领域包抓1个联系点进行高标准打造;县委组织部明确2个非公经济组织和2个社会组织作为直接联系点,县非公党委和社会组织党委也分别在各自领域明确2个直接联系点,积极探索总结可复制、可借鉴的党建工作做法和经验,力求将联系点建成党建工作示范点,引领全县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全面提升、全面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