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中共中央组织部 党建网 中共中央宣传部 陕西党建网 旧版回顾(2019年前数据请点击旧版查询) 网站地图
您好!欢迎光临宝鸡党建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城市基层党建 >> 正文
分享到微信新浪微博
下活“一盘棋” 破解“四道题”

时间:2019-03-26 09:51:00  来源:未知   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
——千阳县联建共建破解城市基层党建难题工作综述
      去年以来,陕西省千阳县针对城市各类基层党组织条块融合不紧密、基础保障不充分、服务活动不到位等问题,探索实施多方联动、全域推进的城市党建工作新模式,使全县城市基层党组织更加凝心聚力、社区治理水平有效提升、居民幸福感不断增强,实现了党建工作和城市发展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共建+互联” 构建区域化组织体系
 
      针对社区党组织统筹能力不强,驻区各单位、各行业党组织条块分割、条强块弱的实际,在上下联动、条块融合、区域协同上持续发力,形成了目标同向、无缝对接、协调联动的组织领导和工作运行体系。一是构建“四级联动”格局。纵向上,建立县、镇、社区城市党建联席会,构建了县委、城关镇党委、三个社区党组织、网格共建家园党支部四级共建体系;横向上,建立社区兼职委员制,把驻区部门、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党组织统一纳入联建范畴,共同推动社区党建与驻区单位党建互联互促、有效融合。二是夯实“结对共建”职责。全县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所属社区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结合自身职能,最大限度地把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社会资源优化、整合、利用,不断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凝聚城市基层党建强大合力,形成了党员共管、事务共商、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的互联互动工作格局。三是建立“双向考核”机制。上级考核驻区单位、评价考察干部时,听取城关镇党委和社区党组织意见,并将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在职干部在社区现实表现作为单位综合考评、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上级考核社区党组织时,认真听取驻区各单位、各行业代表意见,通过双向考核,打通了行政隶属壁垒,拆除了相互封闭藩篱,达到共同管理目的。
 
“集中+分类” 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
 
      针对社区党员构成类型多、教育管理难、活动开展难这一现状,从其从业性质、身体状况、生活特点的差异,建立“集中+分类”管理办法,确保社区各类党员监督管理无遗漏、学习教育全覆盖。一是制定细则“积分管理”。出台社区全体党员积分管理办法,集中建立积分台账,重点从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参与社区建设、联系帮扶困难居民、积极建言献策、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等方面,科学设置共性、个性积分指标、制定考评细则,通过月末考评、季度公示、年终评比,将其履职情况和党性状况以积分形式量化考核。二是强化措施“分类管理”。紧紧围绕“家”理念,建立社区各类党员分类管理办法,即在职党员“双重管理”、流动党员“跟踪管理”、老龄党员“关爱管理”、困难党员“帮扶管理”,确保了给在职党员再安个家、为流动党员找到家、把离退休党员接回家、给下岗党员一个温馨的家,形成了“同在屋檐下、共爱一个家”的亲和氛围。三是丰富形式“创新管理”。在严格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日常党内生活制度的同时,顺应党员层次多样、需求多元实际,以地域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为抓手,创新开展“流动党课进社区”“指尖上的社区党建”“科普宣传周”“爱心奉献月”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实现了对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减负+增效” 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针对社区党组织承担的事务多、任务重,但各级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没有同步下移的困境,着力加强基层基础保障,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有效激发社区党组织活力。一是“松绑减负”强动能。明确界定社区工作职责,严格推行公共事务准入制度,依法确定社区工作事项,列出社区协助政府开展公共服务项目清单,规范社区考核评比活动,精简社区会议和台账,严格社区印章管理使用,做到了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权责对等。二是“定责赋权”明职能。赋予城关镇党委和三个社区党组织在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加强社区治理等工作方面的指导权,对辖区县级职能部门及其下属单位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对辖区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确保了社区党组织有职权、有能力协调各方、服务全域。三是“购买服务”提效能。以强化社会参与、拓展治理内容、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在全县探索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社区服务项目,通过明确购买主体、规范购买内容、落实经费保障、完善购买机制、严格监督管理,充分借助社会专业力量推进社区相关工作高质量、高效能完成。
 
“主体+载体” 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
 
      针对在社区居住的离退休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年龄偏大、服务能力不足这一问题,积极开展“单位联点党员领岗、共建共享幸福家园”活动,通过载体带动、活动推动,形成全体党员“同扛一面旗、共织一张网”的服务体系。一是支部建在网格。将城区所有家属楼院、驻城单位划分为13个网格,在每个网格成立共建家园党支部,并根据党员居住区域将其编入其中,各共建家园党支部立足“便于管理、任务相当、全面覆盖”工作要求,按“地缘型、单元型、单位型”划分党小组,并以党小组为单位组织片区的党员开展各类为民服务活动,实现了管理在网、服务到格。二是岗位设在楼院。按照社区党员“地缘、业缘、趣缘”等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服务岗位,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全县3个社区党组织共设立宣传教育、法律咨询、医疗保健、计生服务、儿童家教、扶贫解难、民事调解等10类服务岗位,并明确各类岗位的具体职责,做到社区党员、社区干部职责的互补互促,有效弥补了社区工作的“盲区”和“死角”,提升了整体服务水平。三是服务沉在小区。结对子服务法,以空巢老人慰藉、病患家庭医疗服务为重点,根据社区党员自身特点,建立一对一结对服务关系。组团式服务法,针对环境治理、社会调查等一些时间短、工作量大的服务项目,协调组成临时团队集中开展服务活动。个性化服务法,对于法律援助、家电维修等专业性服务项目,及时协调有专业特长的党员,适时上门开展便民服务。(来源:陕西党建网)
  

上一条:社区微治理让居民生活更舒心
下一条:新宝路社区开展学雷锋扬美德促就业消防演练巾帼之花“三八”节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