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海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扣超大型城市特点,把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城市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为开创新时代上海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城市基层党建发展方向
我们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时提出的,“要走出一条符合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基层党建新路”,“逐步形成单位党建、区域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补互动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等重要思想,从2007年起,由早期的局部推进向系统建设、整体建设转变;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等重要指示,着力构建市、区、街镇、居村党组织四级联动体系,形成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工作格局,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鲜明特色;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视察上海工作时提出的“希望上海基层党建继续探索,走在前头”等重要指示,按照市委出台的“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推进新时代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有关意见,努力创造无愧于党的诞生地的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新成果。
二、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中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发展路径
上海坚持高标准引领,率先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做实基层,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上蹚出新路子。
一是社会治理重心在街道社区,把城市基层党建重心落到街道社区。市委下好先手棋,2015年全面完成街道体制改革,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确立以加强党的建设为首的八项职能,取消招商引资职能,让街道集中精力抓党建、抓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形成“八办六中心”的机构设置,让街道管理体制进一步简约高效;赋予街道对区职能部门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等“五项权力”,实行街道事务准入制度,让条块关系更加顺畅;落实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事业岗位、事业待遇”,完善职业化社区工作者体系建设,让基层工作岗位受人尊敬、令人向往。
二是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得到强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更加彰显。坚持共建共享理念,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全力打造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服务体系,2万多个党建服务中心站点与市民驿站、睦邻家园、邻里中心等融为一体,把各种为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推行网格化党建,把各种人力、资源编到3万多个微网格统一使用,完善快速响应处置机制;引入智能化党建,系统集成党建、行政、社会各类数据,实现“一网通办”;探索党建带群建促社建,15649家社会组织在社区开展公共服务、公益慈善、文体活动、专业调处,职工之家、妈咪小屋、青年中心、社区科协等群团组织治理平台进驻党群服务站点,在把条线资源下沉到基层的同时迈出了群团改革的坚实步伐。
三是治理难题集中反映在基层一线,城市基层党建成效体现到基层一线。街道社区党组织责权利和人财物落地了,条块关系理顺了,队伍精气神提升了,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船和桥的问题解决了,基层活力日益迸发。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难、老旧公房加装电梯难、垃圾分类群众合力难、小区业委会规范运作难等一批群众关心、困扰基层的瓶颈得到有力突破、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三、在互联互补互动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发展能级
上海坚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破除体制、隶属关系、级别的束缚,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积极探索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效应。
一是普遍建立区、街镇、居村三级党建联席会议,全面落实驻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常态推出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在党建融合、工作融合、感情融合中实现“春色满园”。
二是面向更深层次,注重服务国家战略。围绕筹备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展“进博先锋行动”,设立“进博一线党建联盟”,汇聚中央单位、上海市直部门和地区党组织力量,为会议成功举办保驾护航;围绕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沪浙、沪苏毗邻地区与浙江、江苏相关党组织一起探索开展“毗邻党建”,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享共用、边界地区联勤联防。
三是面向更高水平,注重体现精准精细。围绕破解空港地区管理条线多头难题,探索空港社区党建联建,共同提升地区功能品质;紧盯地铁安全运行,实施地铁站长、轨道交通公安警长、属地派出所长、街镇长“四长联动”,提高风险管控和应急处置能力;聚焦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向往,通过“文化思南”区域化党建平台,探索出一条把传播党的思想与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四是面向更宽领域,注重加强整体统筹。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连续12年推进三轮城乡党组织结对帮扶,开展“结对百镇千村,助推乡村振兴”行动,覆盖所有涉农区乡镇和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针对45公里黄浦江滨江岸线涉及5个区、25个街镇的实际,建立“滨江党建跨区域联盟”,在地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带动沿线单位、行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志愿者共同参与滨江治理。
四、在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中厚植城市基层党建发展优势
上海坚持发扬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拓,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和模式,做到党员工作生活在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党的宗旨和作用就体现到哪里。
一是持续深化楼宇党建创新升级。商务楼宇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沪工作期间就强调要把楼宇党建作为上海党建的重点,做到“支部建在楼上、党建落到实处”。上海坚持把先建立楼宇党组织再向楼宇内各单位延伸作为有效路径,推动全市1410幢重点商务楼宇实现组织全覆盖,90%的标志性商务楼宇建立楼宇党委、设置党群服务站并配备专职党群工作者,有效实现了对楼宇经济、楼宇治理、楼宇人群的引领带动。
二是高度重视互联网企业这个重要阵地。上海是互联网企业集聚地,拥有1/5的全国百强互联网企业。全市推行“党的领导+行业管理”工作机制,探索就地服务、就地培育、就地成长、就地公益工作模式,推出一批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基地,做到重点企业有人指导、初创企业有人联系,助推3000余家互联网企业健康发展。
三是努力保持党组织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充分依托党的诞生地的独特优势,着力探索新时代面向青年的党性教育新路径,持续推出“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给90后讲讲马克思”等音频党课和“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美术作品展,创新打造“阅马研读营”“筑梦忆初心”等党性教育品牌,让青春与信仰同行。近年来,全市35周岁以下新发展党员人数占当年度发展党员总数的80%,切实把青年吸引凝聚到党组织周围。(来源:党建研究网)